专业报告 ,中国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年度研究报告(2024)!
专业报告 ,中国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年度研究报告(2024)!
由中国文化产业协会指导,北京京和文旅发展研究院、新华网文化产业研究院、北京七九八文化科技有限公司主办,微博政务提供战略合作支持的中国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年度研究报告(2024)发布暨研讨会在北京798·751园区成功举办。百余位文化和旅游领域知名专家学者及企业家代表到场,共同见证《中国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年度研究报告(2024)》的发布。
大会现场,《中国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年度研究报告(2024)》课题组副组长,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教授宋朝丽代表课题组进行报告发布。
《报告(2024)》指出,2024年,文旅行业成为拉动内需、促进就业、活跃市场、提振信心的新亮点。文化自信更加坚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焕发新活力。文化产业和旅游业推动人文经济实践不断深入,文化软实力与硬实力呈现互促共进的发展态势。展望2025年,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要求的“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与“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下,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将围绕创新多元场景、提升发展质效、释放消费潜力转型升级,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
《报告(2024)》分析了2024年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的基本情况和总体特征。从市场总体情况看,整体呈现稳中有进的强劲复苏和繁荣发展的态势;从文旅新业态发展情况看,数字文旅、低空文旅、康养旅游、博物馆旅游及“文旅+”新产业蕴含广阔发展潜能,不断赋能我国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此外,文旅消费、文旅服务贸易及文旅国际传播等领域也亮点频出。
基于2024年文化和旅游领域发展的总体特征,结合微博热点数据,《报告(2024)》遴选2024年度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十大热点事件:“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激活文化遗产绽放时代光彩;《黑神话:悟空》走向世界,生动展现新时代文化自信;2025年人类非遗春节,中华文化璀璨启航的新篇章;“ChinaTravel”成为年度热词,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带火中国游;社交媒体助力城市文旅不断出圈,区域IP打造进入长效期;博物馆经济热度不减,成为文旅主题游径线路的“必选项”;沉浸式空间体验展,实现文化科技深度融合的商业模式变革;微短剧市场规模持续扩大,规范化政策密集出台引领高质量发展;《我的阿勒泰》实现“文学+影视”IP赋能,以品质佳作抚慰人心;爱达魔都号邮轮运营,有望树立文旅全产业链升级标杆。十大热点事件不仅体现了2024年文旅发展的新亮点,也描摹了2025年文旅发展的新图景。
《报告(2024)》指出,2024年文旅领域政策呈现出主体多元、数量增加、类型多样、出台密集、涵盖领域广等特征。从政策发布主体来看,中央与地方政策较为协调统一;从发文数量和发文类型来看,呈现出多维度、层次性的特点;从发文内容来看,文旅融合、乡村振兴、智慧旅游成为2024年文旅政策的关键词;从发文频率来看,呈现出较强的时效性、灵活性与前瞻性,为文旅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报告(2024)》指出,2025年是“十四五”收官与“十五五”时期谋篇布局的关键之年,文化产业和旅游业更加需要注重新技术的应用、新模式的推广、新业态的培育和新场景的营造。基于当前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发展特征,《报告(2024)》提出2025年中国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十大趋势:第一,内容生产领域将加速转型变革,文旅新业态内容创作走向健康有序的规范化发展阶段;第二,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融合加速软硬件融合升级,开辟深度融合新战场;第三,前沿技术朝向规模化应用趋势演进,文化和旅游数字新基建将成为投资新风向;第四,文旅项目逐渐趋向规投建运销“一张蓝图绘到底”,双效统一理念成为发展共识;第五,新业态、新空间、新供给重塑新场景,扩大服务消费是全年文旅发展主线任务;第六,消费者更注重消费品质与情绪价值,互联网平台对消费趋势的引领作用日益显著;第七,短视频、微短剧、轻旅游、微度假受市场青睐,文化和旅游消费向“轻量化”发展;第八,文化产业和旅游业迎来高水平开放机遇期,跨文化传播迈向新阶段;第九,少子化和长寿化持续并进,人口结构变化重塑文化和旅游市场格局;第十,文旅人才不断向多层次、专业化、职业化发展,数字文旅人才成为时代急迫所需。
会上,中宣部原文改办副主任、中国公共关系协会文化大数据产业委员会副主任、北京京和文旅发展研究院咨询委员会委员高书生,文化和旅游部政策法规司一级巡视员周久财,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首都文化和旅游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北京京和文旅发展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厉新建对《报告(2024)》进行点评,充分肯定了报告的学术价值和对产业发展的指导作用,指出报告以详实且精准的海量数据作为支撑,全方位、深层次地分析了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的发展,不仅对行业脉络把握精准,也为文旅产业的未来走向绘制了清晰蓝图。在圆桌讨论环节,来自文化和旅游领域的知名学者及业界代表分别围绕“新空间、新场景:展望2025文旅消费新趋势”和“城市品牌与文旅传播:探索城市IP共创之路”两个主题展开讨论。会上还为中国文化产业协会学术委员会和北京京和文旅发展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颁发了聘书,进一步壮大了学术智库队伍与研究力量。
在总结发言环节,范周指出,复盘过去一年,成绩斐然但问题犹存,需要强化问题导向,坚决杜绝“集体无意识”错误,精准施策破局。在文化与科技融合浪潮之中,需要紧抓时效性,全力攻克落地难题,匠心打造兼具质感、韵味与温情的产品,抢占发展先机。面对消费领域的问题,必须直击根本,筑牢消费者信心根基,摒弃“花式”营销的噱头与套路,遵循市场内在规律。要正视“旅游热、文化冷”这一现象,深刻认识到文旅融合绝非简单的拼凑相加,要坚守文化根基,保障文旅协同、均衡发展。
2024年,我国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发展态势良好。从市场总体情况看,文化及旅游产业增加值占比稳步提升,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文化市场主体数量持续上升,规上企业营收有望再创新高,文化核心领域支撑作用明显。旅游市场强劲复苏,国内旅游人次和消费显著增长,A级景区数量增加,出入境游政策利好,入境游恢复态势显著 ,全球旅游产业复苏也为本土文旅企业出海提供了机遇。
文旅新业态发展呈现多元化。数字文旅市场规模扩大,VR/AR等相关企业数量增长,文化遗产体验与沉浸式场景打造成为主要形式。低空文旅潜能巨大,“低空经济 + 传统旅游”项目成熟。康养旅游需求多样个性化,博物馆旅游热度持续,“文旅 +”模式不断拓宽产业边界。文旅消费方面,人均文娱消费支出占比提升,夜间消费成为新增长点,网络视频、演唱会等消费热点频现,重点节假日旅游表现突出。在文旅服务贸易与国际传播上,文化出海成果显著,旅游服务进出口发展显著,主流媒体海外影响力增强,中国文旅品牌国际知名度提升。
2024年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发展具有供给体系完备、新型消费主导、业态创新变革、网络声量放大等总体特征。同时,政策供给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中央与地方政策协调,涵盖消费潜能激发、产业融合、乡村振兴等多个重点领域。
展望2025年,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将呈现十大趋势。内容生产加速变革,走向规范化;公共服务融合升级;前沿技术规模化应用,数字新基建受关注;文旅项目强调“一张蓝图绘到底”与双效统一;新业态等重塑消费场景;消费者注重品质与情绪价值,互联网平台引领作用增强;“轻量化”消费受青睐;产业迎来高水平开放;人口结构变化重塑市场格局;文旅人才向多层次、专业化发展,数字文旅人才需求迫切。
以下为报告节选内容

更多内容参见报告。
报告版权归原撰写/发布机构所有,如涉侵权,请联系删除 ;资料为推荐阅读,仅供参考学习,如对内容存疑,请与原撰写/发布机构联系。
以上就是今天分享观点,若有什么问题,欢迎在下方留言。
学习资料见知识星球。
以上就是今天要分享的技巧,你学会了吗?若有什么问题,欢迎在下方留言。
快来试试吧,小琥 my21ke007。获取 1000个免费 Excel模板福利!
更多技巧, www.excelbook.cn
欢迎 加入 零售创新 知识星球,知识星球主要以数据分析、报告分享、数据工具讨论为主;
1、价值上万元的专业的PPT报告模板。
2、专业案例分析和解读笔记。
3、实用的Excel、Word、PPT技巧。
4、VIP讨论群,共享资源。
5、优惠的会员商品。
6、一次付费只需129元,即可下载本站文章涉及的文件和软件。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