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创新案例,“兆瓦闪充”, 油电同速时代真要来了?
零售创新案例,“兆瓦闪充”, 油电同速时代真要来了?
——仅需大约10分钟的时间,便能将车辆电池充满至100度电
来源:零售创新 公众号
案例背景
纯电动车自问世以来,充电问题一直是车主们心中的一大痛点。无论是找不到充电桩,还是排队等待充电,都大大影响了车主的使用体验。尤其是在节假日,当燃油车车主已经在家中享受团圆饭的温馨时,纯电动车主可能还在高速公路的服务区排队等待充电,这样的对比让人无奈又心酸。
2025年3月17日,深圳春意渐浓,比亚迪以一场名为“兆瓦闪充 油电同速”的技术发布会,向全球宣告电动车领域的一次历史性跨越——超级e平台正式登场。这场发布会不仅带来了充电效率的颠覆性突破,更以“技术普惠”的姿态,将电动车的性能、补能与安全标准推向新高度。

这是一个年入百万的真实案例...
比亚迪在电动汽车领域的创新步伐从未停歇,继2023年成功推出“油电同价”战略后,又在2024年带来了“电比油低”的惊喜,2025新发布“兆瓦闪充”的技术的充电效率令人叹为观止。
据比亚迪官方透露,仅需大约10分钟的时间,便能将车辆电池充满至100度电,提供超过700公里的续航里程。这意味着,在短暂的停留时间内,比如去服务区上个厕所的功夫,电动汽车便能迅速“回血”,其充电体验已无限接近传统燃油车的加油。
什么是兆瓦闪充?
1000V * 1000A = 1000kW = 1兆瓦,这就是兆瓦闪充
用一句话概括,就是三个“一千”:最大输出电压达1000V,最大输出电流1000A,最大输出功率1000kW。
这一突破性进展使充电功率计量单位首次从"千瓦"跃升至"兆瓦"量级,实现了充电效率的跨越式升级。这是一个时代的变迁。一夜之间,市面上所有的充电桩都成了落后的代名词。
技术原理:
比亚迪的“兆瓦闪充”技术基于其超级e平台,核心包括以下几方面:
1、全域千伏高压架构
比亚迪的超级e平台是全球首个量产的乘用车“全域千伏高压架构”,将电池、电机、电源等核心部件全面升级至1000V。这一架构支持1000V的充电电压和1000A的充电电流,实现1兆瓦(1000kW)的充电功率。电流损耗降低50%,充电稳定性提升30%。
2、闪充电池技术
比亚迪开发了“闪充电池”,通过创新电化学体系,将电池内阻降低50%,支持10C的充电倍率。这种电池能够在超高电压和大电流的条件下快速充电,同时保持电池寿命。
3、碳化硅功率芯片
为了匹配超高功率充电,比亚迪自研了1500V电压等级的车规级碳化硅功率芯片。这是行业首次量产应用的最高电压等级的车规级碳化硅芯片。
4、液冷散热系统
兆瓦级充电会产生大量热量,比亚迪采用了液冷散热系统,冷却液流量可达40L/min,确保充电过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5、智能升压与双枪充电
比亚迪的“智能升压”技术可以兼容公共快充桩,而“双枪充电”技术则可以将普通超充桩升级为兆瓦闪充桩,可将250kW桩升级为500kW超充,让“桩桩都能充”成为现实。
光看参数你可能还没有概念,不妨参考官方宣传的充电体验——功率最高时,1秒钟就能充2公里(续航720公里,充电速率10C);5分钟就能从35公里续航充到442公里,每分钟充电里程超过80公里(充电速率估算7.4C)。
考虑到燃油车耗时从进加油站、到放置油枪加油、结算再到驶离,整个过程通常耗时5~8分钟。假如用户只使用10%~80%的电池最高效区间,比亚迪的“兆瓦闪充”在补能效率上追平燃油车,也就是比亚迪官方的口号“油电同速”。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兆瓦闪充”整套解决方案中最为关键的功率芯片,用的是比亚迪自产碳化硅芯片,耐压等级高达1500V,这同时也是全球量产最高车规级碳化硅功率芯片电压等级。
兆瓦闪充对行业的影响,电动车补能规则的改写者。
“兆瓦闪充”不仅是技术突破,更是对行业生态的颠覆。
1、 “油电同速”不再是口号:传统燃油车加油约5分钟,而兆瓦闪充将充电时间压缩到10分钟,补能效率首次逼近燃油车。
2、 车企主导基建新模式:比亚迪规划建设4000+“兆瓦闪充站”,优先在4S店部署,搭配储能柜和光伏板,形成“光储充一体化”网络。这种模式既缓解电网压力,又降低用户对公共充电桩的依赖。
3、 倒逼产业链升级:高压平台推动碳化硅器件、液冷技术需求激增;超充电池加速高镍材料、固态电池研发;充电协议标准化也被提上日程。
在发布会现场,比亚迪汉L EV和唐L EV车型也正式开启了预售,预售价分别为27~35万元和28~36万元。这两款新车预计将在4月份正式上市。
除了纯电版车型,汉L和唐L的插混版DM车型也同步开启了预订。这一举措无疑将进一步丰富比亚迪的产品线,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比亚迪的兆瓦闪充技术通过超高电压、大电流、电池材料革新以及液冷散热系统等多方面的创新,实现了1秒2公里的充电速度,极大地提升了电动汽车的补能效率。这一技术不仅为用户带来了更便捷的充电体验,也为电动汽车的普及和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兆瓦闪充产生的影响
为电动汽车的普及和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1、 加速电动汽车对燃油车的替代
“兆瓦闪充”技术实现了“油电同速”,即电动汽车的充电时间与燃油车的加油时间相当。这一突破极大地缓解了消费者的“里程焦虑”和“充电焦虑”,使得电动汽车在使用便利性上不再逊色于燃油车。例如,比亚迪汉L和唐L车型在实测中仅需5分钟即可补充400公里以上的续航里程。这种技术进步将进一步推动纯电动汽车的市场普及,加速其对燃油车的替代。
2、 提升电动汽车的市场竞争力
“兆瓦闪充”技术不仅提升了充电速度,还通过全栈自研的高压平台和碳化硅功率芯片等技术,构建了强大的技术壁垒。比亚迪的超级e平台采用全球首个量产的“全域千伏高压架构”,将电池、电机、电源等核心部件全面升级
。这种技术优势使得比亚迪在市场竞争中占据领先地位,同时也推动其他车企加快高压快充技术的研发和布局。
3、 推动充电基础设施升级
为了支持“兆瓦闪充”技术,比亚迪计划在全国建设4000多座兆瓦闪充站
。此外,比亚迪还开发了“双枪充电”和“智能升压”技术,使普通快充桩也能升级为兆瓦闪充桩。这种大规模的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不仅提升了电动汽车的使用便利性,也为相关产业链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包括充电桩制造、电力供应和运维服务等领域。
4、 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升级
高压快充技术的普及对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提出了更高要求。例如,电池材料需要能够承受更高的电压和更快的电流输入,这将推动高镍三元、固态电池等高性能电池技术的发展。此外,碳化硅功率芯片等关键零部件的量产应用,也标志着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向更高技术标准迈进。
5、加速车企分化
高压快充技术的普及将进一步加剧车企之间的分化。具备全栈自研能力和高压快充技术整合能力的车企,如比亚迪,将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更大份额
。这些车企可以通过布局高压快充站、建立技术标准和构建生态壁垒,进一步巩固其市场地位。而那些在技术研发和产业链整合上相对薄弱的车企,可能会逐渐失去市场份额。
6、 推动行业技术标准的建立
比亚迪的“兆瓦闪充”技术不仅是一项技术创新,还可能成为未来电动汽车充电技术的重要标准。通过技术共享和开放,比亚迪有望推动整个行业向更高功率、更高效充电的方向发展。这种技术引领将促使更多车企和相关企业加入到高压快充技术的研发和推广中,进一步提升行业的整体水平。
7、改变消费者购车偏好
随着“兆瓦闪充”技术的普及,消费者对电动汽车的接受度将进一步提高。特别是那些原本因充电不便而犹豫的消费者,可能会更倾向于选择支持高压快充的电动汽车。这种技术进步将逐步改变消费者对电动汽车的认知,推动市场需求向高性能、高便利性的纯电动汽车倾斜。
“兆瓦闪充”的现实挑战,理想与落地之间还有多远?
尽管前景光明,但兆瓦闪充的普及仍需跨越三座大山:
1、电网压力:1000kW充电相当于瞬间启动100台家用空调,现有电网难以承受。比亚迪的解决方案是“储能柜+错峰充电”,但大规模推广需配套新型电力系统。
2、 成本与兼容性:超充桩成本比普通桩高3倍以上,且各品牌充电协议尚未统一。比亚迪计划2025年将超充桩成本降低30%,但跨品牌互通仍是难题。
3、 用户心理门槛:10分钟快充虽快,但频繁超充可能引发对电池寿命的担忧。比亚迪宣称电池循环寿命超2000次,但实际衰减数据仍需市场验证。
结语:一场关于“时间”的革命
比亚迪的兆瓦闪充,本质是用技术争夺用户的时间——充电时间越短,电动车就越接近燃油车的使用惯性。若技术能如期落地,2025年或将成为“电动车补能效率反超燃油车”的元年。但技术突破只是第一步,真正的胜负手在于:谁能更快铺开超充网络,并用成本优势让用户“无感切换”。
在这场技术革命中,比亚迪展现的不仅是工程师思维的极致,更是一种“用户价值优先”的哲学。从10C闪充到3万转电机,每一项技术突破都在试图回答一个根本问题:如何让科技真正服务于人的生活?当行业竞相追逐参数时,比亚迪选择用「油电同速」这样朴素而深刻的理念,为电动时代写下最有力的注脚。或许,这就是中国智造最动人的底色——技术可以冰冷,但体验必须温暖。
以上就是今天分享的零售创新文章,你有什么想说的吗,欢迎在下方留言。
学习资料见知识星球。
以上就是今天要分享的技巧,你学会了吗?若有什么问题,欢迎在下方留言。
快来试试吧,小琥 my21ke007。获取 1000个免费 Excel模板福利!
更多技巧, www.excelbook.cn
欢迎 加入 零售创新 知识星球,知识星球主要以数据分析、报告分享、数据工具讨论为主;
1、价值上万元的专业的PPT报告模板。
2、专业案例分析和解读笔记。
3、实用的Excel、Word、PPT技巧。
4、VIP讨论群,共享资源。
5、优惠的会员商品。
6、一次付费只需129元,即可下载本站文章涉及的文件和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