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报告:京东集团Q2营收3567亿元:利润腰斩!
专业报告:京东集团Q2营收3567亿元:利润腰斩!
——外卖和即时零售是京东的重要战略方向。
8月14日,京东发布2025年Q2成绩单。第二季度,京东集团(以下简称京东)收入达3567亿元(人民币,单位下同),同比增长22.4%,刷新了近三年收入增速的新纪录。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62亿元,去年同时期为126亿元,同比减少50.79%。

据悉,京东集团的季度活跃用户数和购物频次均实现超过40%的同比增长,季度活跃用户数实现了连续7个季度的同比双位数增长。
报告概况
京东Q2收入强劲增长,营收3567亿元,
同比增22.4%
;但净利润出现明显下滑,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62亿元,
较去年同期的126亿元下跌51%。
新业务板块收入同比飙升198.8%,
主要由京东外卖驱动。
然而,该板块的运营亏损从去年同期的7亿元急剧扩大至148亿元,运营利润率为负106.7%,是拖累集团整体利润的主要原因。
京东Q2整体运营亏损9亿元,运营利润率从去年同期的3.6%转为负0.2%。
每ADS收益从8.19元降至4.15元,市场预估3.78元人民币。
自由现金流(FCF)从去年同期的496亿元降至220亿元;过去十二个月的FCF从556亿元减至101亿元。
公司CEO许冉在财报电话会上表示,总体而言,我们对核心零售业务充满信心。包括京东餐饮外卖在内的新业务正按计划顺利推进,与我们推动长期可持续增长的战略路线图完美契合。在这些业绩背后,京东所有业务团队的高昂士气和协作精神尤其令我感到鼓舞。他们的共同努力构成了坚实的基础,这将继续推动我们保持增长势头,并有效执行我们的战略目标。
我想强调我们取得的三个关键进展,这些进展巩固了我们本季度的强劲表现,并将在未来保持我们健康的增长。
首先,用户增长和参与度是我们第二季度取得的一项关键成就。我们继续以用户为中心,不遗余力地提供最佳的用户体验。我们的季度活跃客户(QAC)在第二季度同比增长显著,超过40%,QAC总基数创下新高。
本季度强劲的用户增长势头得益于京东零售自然用户群的加速增长,以及京东餐饮外卖和京喜业务的增量贡献。除了用户增长之外,我们还看到用户参与度的提升。尤其是第二季度,京东平台用户购物频次同比增长超过40%,这一增幅显著。
较前几个季度有所改善。京东Plus会员购物频次增速更快,第二季度同比增长超过50%。
这充分证明我们的外卖服务与最优质的用户群体产生了强烈共鸣。在今年“6·18”品牌推广活动中,我们的用户增长也创下了历史新高,总购买用户数量同比增长超过一倍,总订单量突破22亿单。用户增长和购物行为的积极势头,有力地证明了我们新业务举措与核心零售业务之间的协同效应。我们将继续深化协同效应,释放更大的价值,并期望这将增强平台的整体用户粘性,并提升整个京东生态系统的终身价值。
其次,我们的核心业务京东零售在进一步增强的供应链能力的推动下,继续稳步增长。第二季度,京东零售在营收和利润方面均实现了强劲增长。按品类划分,电子产品和家电在本季度保持强劲增长势头,收入同比增长23%。
这体现了我们不断增强的供应链实力,使我们能够进一步提升采购能力,为用户提供丰富的产品选择、极具竞争力的价格和优质的服务。这些优势使我们在以旧换新计划期间以及日常发展中始终保持行业领先地位。
我们的百货业务在第二季度也表现强劲,收入同比增长16%,这尤其得益于我们强大的供应链实力。我们的超市品类收入连续六个季度保持两位数增长。同时,我们的时尚业务在第二季度继续保持两位数的同比增长。
京东零售强劲的营收增长,加上本季度更强劲的营业利润增长和利润率提升,正稳步迈向其长期目标。京东零售盈利能力的持续提升主要得益于我们更强大的供应链能力,这最终转化为更佳的用户体验、更低的成本和更高的运营效率。
第三,新业务的健康发展也令我们感到鼓舞。京东外卖业务自上线以来持续快速增长,第二季度日订单量呈指数级增长,并成功实现了多个关键里程碑。我们在优质商家入驻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全职配送员的数量也迅速增长。更重要的是,京东外卖已开始与我们的核心零售业务产生明显的协同效应。除了我刚才分享的用户洞察之外,我们还在积极利用外卖业务带来的交叉销售机会。
从收入结构来看,零售板块收入的增长,依然是京东收入增长的主要动力。来自零售、物流、新业务三个板块的收入分别同比增长了20.6%、16.6%、198.8%——新业务收入虽然成倍增长,但基数较低。具体到收入占比最大的零售板块,商品收入为2824亿元,同比增长20.7%。其中,大头的带电品类表现突出,收入同比增长23.4%;日用百货品类的增速为16.9%,增速有所加快,但逊色于前者。
商品收入之外,包括物流、广告及佣金在内的服务收入取得了29.1%的同比增长。其中,佣金及广告收入同比增长21.3%,物流及其他服务收入同比增长34.3%——考虑到京东物流同一时期的收入变化往往波动不大,不排除是大力发展外卖业务带来的结果。
从财报可见,京东在核心主营业务赚到的钱,最后还是被吐了出来,留给亟需投入的新业务。2025年第二季度,零售、物流板块的营业成本和经营费用虽然也出现了一定上涨,但都不如新业务来得猛烈。这带来的直接影响是亏损扩大。2025年第一季度,新业务的运营亏损为13.27亿元,几乎是去年同期的2倍,而到第二季度,这个数字是147.8亿元,几乎是去年同期的21倍。
费用端暴涨是这次利润大幅下滑的罪魁祸首。最典型的是营销开支翻了一倍多,主要还是外卖大战进行宣传补贴。
履约费用221亿元,同比增加28.6%。营销开支270亿元,同比增加127.6%,该增加主要是由于用于新业务推广活动的支出增加。研发费用53亿元,同比增加25.7%。一般及行政费用33亿元,同比增加53.2%,该增加主要是由于股权激励费用增加。
最终经营利润层面,京东直接进入亏损。经营损失为9亿元,去年同期经营利润为105亿元。经营利润率为负0.2%,去年同期为3.6%。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经营利润率为0.3%,去年同期为4.0%
外卖是京东流量的增长引擎,正在成为核心流量入口。据Questmobile数据,5月京东秒送MAU已达 1.65亿,占京东APP整体流量的26.6%。意味着现在用户打开京东,有近三成是为了外卖。
但是京东付出的代价也不小。和去年同期没做外卖的时候比,京东多亏了一百多亿。
包含外卖在内的新业务,营收139亿元,成本144亿元,费用144亿元,亏损148亿元。几乎相当于,卖多少就亏多少。这让原本战略收缩的新业务,又重新回到巨额亏损。京东外卖虽然带来了用户暴涨。仅从现在的财务情况来看,京东外卖本身不是一个很好的生意模式。
今年6月,刘强东透露京东拥有3条增长曲线:过去10年是第一条曲线,以3C、家电为主;现在进入第二条曲线,主要是新品类的成长,比如大客户、生鲜等新兴业务和对外赋能;两三年之后,京东将进入第三条曲线,主要是以技术拉动和供应链服务作为核心增长点。
的确,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3C、家电都是京东核心品类,随着品类的不断丰富和对外赋能的提速,京东用户规模和结构日趋完善,净服务收入也迎来快速增长,今年二季度达到惊人的118亿元,同比增长51.0%,这些都在刘强东的运筹帷幄之中。因此,我认为他对京东第三条曲线的预言很有可能应验,基于智能供应链、数据服务和门店科技等驱动的零售基础设施建设,将成为京东业绩新的亮点。
不过,技术拉动成为增长点相对容易,想要迎来全面爆发,则需要更多耐心和时间。刘强东将其定义为“长期业务”,他认为京东目前做的物流供应链和技术投资都是要20年才能看到效果。考虑到11年前京东自建物流干别人不愿干的脏活累活,且无惧各种不解、质疑,坚持独辟蹊径,如今在技术投资这一关乎未来成败的重大决定上,京东同样拥有远超常人的决心和毅力。
更多内容参见报告。
报告版权归原撰写/发布机构所有,如涉侵权,请联系删除 ;资料为推荐阅读,仅供参考学习,如对内容存疑,请与原撰写/发布机构联系。
以上就是今天分享观点,若有什么问题,欢迎在下方留言。
学习资料见知识星球。
以上就是今天要分享的技巧,你学会了吗?若有什么问题,欢迎在下方留言。
快来试试吧,小琥 my21ke007。获取 1000个免费 Excel模板福利!
更多技巧, www.excelbook.cn
欢迎 加入 零售创新 知识星球,知识星球主要以数据分析、报告分享、数据工具讨论为主;
1、价值上万元的专业的PPT报告模板。
2、专业案例分析和解读笔记。
3、实用的Excel、Word、PPT技巧。
4、VIP讨论群,共享资源。
5、优惠的会员商品。
6、一次付费只需129元,即可下载本站文章涉及的文件和软件。